您现在的位置是:新闻观察网 > 艺术

“四人帮”被粉碎后,有人向中央举报陈锡联,邓公:他绝对没野心

新闻观察网2025-04-04 19:29:36【艺术】76人已围观

简介

陈锡联是近代历史上一位著名将领,在革命的过程中表现出色,受到了毛主席的信任,经常将一些重要任务交给他。值得一提的是,陈锡联之所以能走上革命之路,一定程度上与他的家乡有一定的关系,他出生于著名的“将军县”红安。之所以说是将军县,是因为这

陈锡联是近代历史上一位著名将领,在革命的过程中表现出色,受到了毛主席的信任,经常将一些重要任务交给他。值得一提的是,陈锡联之所以能走上革命之路,一定程度上与他的家乡有一定的关系,他出生于著名的“将军县”红安。之所以说是将军县,是因为这里出现了很多著名将领,包括韩先楚、王建安、郭天民、秦基伟等230多位开国将军。随着家乡一批又一批的人参军,陈锡联从小便有了这方面的想法,14岁时加入了鄂豫皖红军,在徐帅的领导下逐步成长。因为陈锡联很小就参军了,这使得他少年成名,18岁担任团政委,19岁任副师长,21岁就成为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麾下著名的“小钢炮”。红四方面军的猛将都有一个显著特点,那就是作战时奋不顾身,陈锡联也是这样的人,抗战时期更加光彩夺目。更加重要的是,我军当时的军事工作与政治工作是属于两条线的,但陈锡联却是难得的军政双优干部。在土地革命和抗战初期,由于工作的繁琐需要分出很多职位,但军政是分开的,但陈锡联几乎都担任过,可见他的情商很高。当年陈锡联带领部队夜袭阳明堡机场后,蒋介石亲自嘉奖2万大洋,这样的待遇就连林彪都不曾有过。然而陈锡联始终不骄傲,甚至还在第一时间进行总结,认为此战还存在不足,正是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,使得他得到了朱老总、刘帅的赏识。我们都知道,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一向待人严格,几乎所有人都挨过彭德怀的骂,但对陈锡联却从未有过意见。抗战结束后,陈锡联成为刘邓首长的王牌之一,解放战争期间依旧为我党做出巨大贡献,建国后得到了毛主席的特别厚爱。当年我军准备发展陆军多兵种化,而炮兵司令员一职就让陈锡联担任了,而且还是毛主席亲自选定的。到了1975年下旬,江青、王洪文等人闹出了所谓的“反右风波”,将矛头指向邓公和叶剑英元帅,引发了舆论风波。眼看局面无法控制,邓公和叶帅被迫辞去公职,归隐西山,如此导致中央失去了领导核心,各项工作陷入停滞状态。而当时的毛主席已经82岁高龄,身体每况愈下,他一生乐观豁达、从不向困难低头,但在当时却感受到了一股无法控制的力量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毛主席开始在党内选择合适的人担任重要职位,尤其是军队的管理,当时很多人认为会在元帅里面选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毛主席选定的我军新掌门人并非开国元帅或大将,而是开国上将陈锡联,这一决定让人们摸不着头脑。在一次高层会议上,毛主席两次拉住陈锡联的手,说出让他挂帅的想法,陈锡联听后吓了一跳,他觉得自己资历尚浅。然而毛主席让陈锡联管理军队,自然有他的道理,后来陈锡联就这样上任了,他恐怕难以“压住”军委,秘密请叶帅协助自己。1976年9月初毛主席病逝后,王洪文等人开始按捺不住了,立即成立了一个“小中央”,妄图架空党中央。而我党自然不会任由他们放任,最终秘密进行商谈,于是在10月初将“四人帮”一举拿下,自此之后中央回归了正常。随着北京局势的稳定,新华社、人民日报社便开始对外发布消息,向全国人民通报这一好消息,动荡宣告结束,国家迈入新时代。尽管如此,党中央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工作,那就是处理“四人帮”的后续问题,党内、军内开始拨乱反正。然而就在这期间,有人向党中央举报了陈锡联,说他在1975年掌管军委时心怀不轨、妄想搞“政变”。党中央不敢疏忽此事,连忙对陈锡联进行隔离审查,好在最后华国锋、叶帅以及邓公纷纷站出来给他作证,邓工更是表示:“陈锡联绝对没有野心!”就这样,陈锡联最终成功摆脱困境,1999年不幸病逝,享年八十五岁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很赞哦!(9)

相关文章

热门文章

站长推荐